星空之下的城镇,药师以星光为证,收集夜的气息以换取疗愈之物。人们将病痛视作旅程中的阴影,需要星辰赐予的光亮来指引。药院的墙上悬挂天象的图谱,星轨绕梁,仿佛海潮在石阶上起伏。口袋里藏着微小的药膜与砂砾,象征着把痛苦分作可承受的粒子。
药物的获取像一场静默的仪式。星光穿过透明容器,映出微小的颗粒;草木在夜风中低语,传来古老的配方与气味;矿石记录山脉的创伤,被研成细粉与露水混合。药师用星图为向导,借月色进行辨识,确认材料的源头与性质,方敢将其汇入治疗之水槽。
治疗之法是一场身心的协奏。药剂进入体内,化作微光在脉络间游动,抚平堵塞与刺痛;呼吸与节律被引导进入稳定,痛苦逐渐化作柔和的光。疾病如同偏离的星轨,纠正的路径在于平衡、休养与情感的释放。看护者常伴患者在窗前静坐,聆听夜风把痛楚讲完再退去。
伤痛的修复强调覆盖与保护。伤口周围涌出的不仅是液体,更是记忆被撕开的印记。将星粉轻涂其上,覆以薄膜,星光在表面织成微观的网,帮助细胞重新排列。温和的草药蒸汽缓解肿胀,促使组织重新安顿。若有内伤,医生会引导人们以星宿草茶安神,让情绪与痛觉一同降温。

在此城里,药物并非答案的全部。病痛如潮会退也会涨,治疗的核心是倾听:听取痛处的来源、恐惧、愿望,以及对未来的期许。星空提供的不是万能之力,而是一种面对痛苦的姿态。若心神与光同行,创伤的阴影会慢慢缩短。
叙述者在药房玻璃窗前留下一段记录,等待后来者的解读。夜深时,星空像一张巨大的地图,指引人们以温柔而坚韧的步伐跨越病痛。若能心静地接受治疗,痛感会化作可承受的重量;若自责与执念并存,愈合之路会走得漫长而模糊。